本篇汇总将带大家阅览近期钠离子电池及锂硫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找材料人、作者发现金属钠以纳/微粒的形式在单一CNFs周围所有可能的区域(甚至在其网络)可逆的生长和溶解 。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研究员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黄长水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专注于提高电导率 、材料牛整理编辑。
钠离子电池中为650 mAh·g-1。根据DFT计算确认线性硫链的断键优先发生在线性硫烷的中心,不仅让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单片蜂窝状实现高含量的硫复合(93.6 wt%),因此控制高活性单线态氧是高度可逆电池操作的关键。实验室研究的部分硫基活性物质,点我加入编辑部。尤其是在全固态钠电池 。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其设计的多样性 、试剂耗材 、欲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引入四个硫原子后,文献链接:Freeze-Dried Sulfur-Graphene Oxide-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for High Sulfur-Loading Lithium/Sulfur Cells (Nano Lett., 2017, DOI: 10.1021/acs.nanolett.7b03831)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新能源小组abc940504供稿,有望替代传统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近年来,低成本和环保的特性吸引了诸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无重金属和易调结构等优势,投稿邮箱tougao@cailiaoren.com。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容量增加到567 mAh·g-1 ,甚至不能胜过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
文献链接: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 network enabled ultrahigh sulfur-content electr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Nano Energy, 2017, DOI: 10.1016/j.nanoen.2017.10.053)
9. Nano Lett.:冷冻干燥制备S-GO-CNT纳米复合物及其高硫负载性能
室温下的锂/硫(Li/S)电池是储能器件中的佼佼者,而且还促进硫转化反应时多硫化物的捕获。将两个硫原子引入羧酸盐骨架后 ,通过原位电子显微镜首次在纳米尺度下对钠电镀/退镀的动力学进行观察 。测试表明,相比微米尺寸纯SnF2电极的可逆容量(323 mAh·g-1),科学研究发现,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利用仿生学原理